国庆回家,表弟儿子百日,见到了小家伙,听他妈妈抱怨,睡觉的时候一定要人抱着,说起来皱眉头,听起来却是掩饰不住的幸福。听妈妈说,对门小时候的玩伴新近也添了个闺女,他们家做法完全两样,小家伙闹起来自然要哄哄,完事了马上放回床上,说是不要养成坏习惯,免得大人太操心。想起来上次介绍过的调情的艺术当中说到人的性格形成,最早可以追溯到婴儿时期与母亲的关系,但是颇不以为然,以为是弗洛伊德的遗孽,现在再看看现实,也许真的就是那么回事。据说人类的婴儿都是早产儿,少了12个月的在母体中的时间,两岁以前充分发育神经系统,而要到大约4岁左右才会获得心智能力,几个月大的婴儿多半都是凭借本能行事,而母亲的行为影响到婴儿的神经系统发育自然不稀奇。
曾经看到为了证明男人的天性应该冒险,举例说亚马逊流域的青年男子能活过20岁的比例只有50%。好玩的是,上次和小莫在我家看IPTV上的亚马逊,忽然有了个直观的认识,一个保持了传统的原住民部落的男人有一项传统的活动室什么呢?白天捕捉一种蚂蚁[1],晚上就让这种蚂蚁来叮咬自己和同伴,在比如臂弯,人中,腋窝,耳垂等等地方,据说非常的疼痛,然后一个晚上利用迷幻水的威力,一边来享受这种疼痛(南美洲真是一个神奇的大陆啊,要是有去南美工作的机会,一定告诉兄弟一声),以此来证明自己的男子汉气概:)
同样是在这个6集记录片的第一集,在亚马逊流域的源头,安第斯山脉上另一家原住民热情的款待了布鲁斯一行,其中提到了捕到了一条鲑鱼。可是为什么是鲑鱼?鲑鱼在产卵的时候要求非常严格,它们常常会翻开其他鲑鱼产卵的砾石,于是雌性鲑鱼只好不辞劳苦的溯江而上,把卵产在稍稍条件不利的地方,这就是一种达尔文所讲的适应,结果就是在安第斯的幽暗清澈的溪流中出现了鲑鱼,鲑鱼的故事是Williams在谁是造物主当中告诉我的,说实话,当时那是相当的满足。
金融学家陈志武不止一次的批评中国的一些传统习俗,比如在结婚的时候大操大办的,凑彩礼,送份子钱。认为这是一种契约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为了适应在过去救急或者说凑钱办大事的困难时的传统,而在今天已经完全演变成为铺张浪费,完全没有必要了,因为有了更好的工具,金融可以帮助我们在空间和时间上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不过我敢打赌,陈先生肯定不了解人类学家的成果,根据偶像之一Ridley在bagua神作美德的起源中介绍的居住于美洲东北海岸势利的夸扣特尔人,有一种习俗“散财宴”,在部落之间的定期相互款待之中,极尽铺张浪费之能事,吃到最后,居然演变成客人公然点火燃烧主人的财产,主人一方用精美难得的独木舟和珍贵的海懒皮扑火,客人则用稀有的鱼油助火。为什么,因为物质是有形的财产,可以再获得,而比如声誉,地位等等无形的财产可能需要更多的呵护和积累。联想到大狗-富人的起源上面说的成为阿尔法猿的十条法则之第四
“要大方,早给,常给,超出自己负担能力地给”
真是“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天下道理,唯人情为是”,也许应该需要好好反思一下从来不以领导为是的观点了,哈哈。
上个星期加班,天昏地暗,好不容易吃饭休息,一个兄弟就感叹还不如养猪,然后就ba起了自己家中过去如何养猪的。一个很有意思的细节就是提到杀了猪之后,显然一时半会吃不完,怎么处理?据他和另一个也有经验的兄弟说,分给亲戚和朋友乡亲,虽说是按时价给钱,但WTF,自石器时代以来,人类就有分享肉食习惯的。而且越是大型的猎物,越是人所共有,比如还是纪录片《亚马逊》上面那条30、40公斤的巨骨舌鱼,为全村人共享。还是Ridley书中所说的“没有人能独自吃掉一头猛犸”。
好吧,学习联系实际到此为止,其实这一次是想想bagua一下后两个例子当中提到的那本书《美德的起源》。
1 条评论:
kredi notu sorgulama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