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十二月 31, 2007

[读书]Steven Wozniak电子小孩

按:这本来是在公司里写给几个哥们的mail,怎么也是2007年最后一天,决定就把它放上来了

今天是2007年最后一天,明天开始放假。
接近下班,闲来无事,还记得我说的公司创始人的故事。就从Apple的Woz开始把
买了iWoz很久,一直没有看,以前大家说Wozniak是“硅谷好人”,硅谷成功的人有很多,不过被称为硅谷好人的好像只有Woz了,现在在San Jose还有一条街道叫Woz街

Woz是硅谷很早的居民了,大约60年代就成长在硅谷了,只不过那时候硅谷还没有成为Hi-Tech的心脏。

按照Woz自己的说法,大约在5、6岁时他的工程师父亲就告诉了他电子,原子的知识。然后是电阻,后来就是晶体管了。而在他的小学初中时期,从3年级开始,除了一年外,每一年他都参加了电子设计竞赛。大约在11岁就拿到了业余无线电的执照 ,这和他老爸一起拿得。Woz自己说他在大学时IQ已经200多,老师都责怪他不好好学习数学和物理。颇有点“若个当年万户侯”的感慨

毫无疑问,Woz的工程师父亲对他的影响至关重要,尽管后来开始酗酒。不过美国在60年代几项发动全民的浩大活动对美国在90年代经济的重新崛起具有决定性的影响。60年代婴儿潮出生的人大多赶上了这些活动,不可以想象,没有如此数量的工程师和工程师文化,可以出现硅谷。

今天中国的嫦娥计划,大飞机计划,水利水电工程还有跨海大桥计划,应该用意也颇在此。(国家大就是好啊,日本人想捣腾也没地方,欧盟就不说了,除了在电信产业中国人挺了他们一把,剩下来的就是空客公司了)


不过还是应该看到不同处,美国人在60年代末,70年代初遭遇了越战,也就是Woz在青春期的时候,由此产生了嬉皮士的文化,Woz在书中也提到了嬉皮士,好像意思是说他们精神相通(?),区别在于Woz不打算吸毒。显然Woz很是羡慕这些人,不过Woz还不能算作其中一个。但是嬉皮士文化的影响就是把人们从纳粹式的宏大抱负中解脱出来,Woz之所以是一个工程师而不是科学家,太半在此。 而Woz以及现在大受赞赏的大部分hi-tech公司的工程师文化都收益与此。

看过《In The name of father》的人,刘易斯一开始加入的那个小团体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就像看到那些留着长头发的面目和善的青年男子给我的感觉一样,特别的亲切,特别的人性化。虽然社会的进步不能指望这些人,不过在拯救人心,散发理想主义光辉,(不是前面说的纳粹是抱负,而是积极并且实际的主张),作用是非常巨大的。但是中国的今天,无疑商业化色彩太浓洌一点,需要什么才能让最优秀的头脑向纯粹智性和纯粹理性和方面靠拢是个问题。就好像keso念念不忘的“科技是一种信仰”

说了一些背景和感想,再来说Woz,看他的传记,Woz号称“好人”,不过他的性格里面偏执狂的倾向非常明显,如果不是因为IQ过高和过于shame(不过这两者好像是一回事),我恐怕他就不能被称为说是好人了。但是Woz无疑是个天才,硬件上面的天才,电子学的天才,工程师的天才。

我个人觉得,没有Woz Apple肯定不会成为Apple,Jobs应该庆幸自己遇到了Woz,虽然没有Jobs,apple不会像那时和现在这么成功,伟大的公司。不过,没有Woz,Apple根本无从谈起,连产生都不会产生。最坏的结果不过是fairchild的那样了,Jobs?也许会成为一个成功的人,而不会是现在这个Jobs。
之所以提到这个,是因为我看到一些人随便就想复制奇迹,野心勃勃的就可以做一个Jobs和Apple,认为presentation比什么都重要,其实成功的商人是需要一个平台的,包括Intel的格罗夫。相比之下,Bill Gates是一个另类。这也是为什么我更服气Gates一点。成功是没有办法复制的,真正cool的人就是cool

所以我觉得现在Jobs对待Woz的态度就有一点兄弟的样子,似乎拿Once upon a times in Americ兄弟之情来比如最合适不过,愈是愿意伤害的人愈是自己的兄弟,不过Woz看着兄弟发大财,虽然生性豁达,不过也还是有点酸葡萄的意思。方博士在序言里提到Woz命名这本书叫iWoz,还是很认同Apple的文化,这是一种委婉的说法。就好像Woz在多年以前看到的那些嬉皮士那样,"hi,哥们,再喝一杯怎么样
"。一切都没有改变,只有时间在流逝。



好了,废话了这么多,意思就是大家有时间把这本书找来看一看《iWoz》

(那个时候的berkelay好像还不时非常好的学校),

没有评论: